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国情网
陈显远
2018年04月28日 来源:汉中地方志办公室古今人物栏目 
打印 文字大小:

陈显远(19212006),又名广泽,字明高,城固县柳林镇双庙村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员。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曾兼职上海市大学生历史学会名誉顾问,还兼任陕西历史学会会员、陕西考古学会会员、陕西戏剧家协会会员、民间文学协会会员、汉中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委员。

  1935年,陈显远考入汉中联立中学。一年后,父亲去世,辍学回家,分担起全家生活重担。 1938年春,他应聘到桃花店初小任教师。后受训于国民党宪兵第六团。受训期满后,参加第二战区阎锡山部设在洛川的无线电台代训的训练班,后又任职国民党第三十四集团军设在西安的无线电训练班。19409月至194110月,陈显远在国民党陆军第一师无线电排任准尉见习、准尉通讯员、少尉通讯员,后弃职回家。19426月,在家乡创办城固县双庙村初级小学,自任校长,担任语文及历史课教师。1945年,受聘于镇巴县三元乡中心小学、南郑县大同乡和铺镇乡中心小学,任教员、教导主任。19488月,任城固县田粮办事处龙头分仓股长。 194910月,任南郑县柳林铺完小教员。


  创作改编剧本

  陈显远酷爱历史,1952年曾投书报刊,给一出新编历史剧提意见。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此剧的编者竟是当时赫赫有名的陕西省文联副主席张棣庚。张棣庚心胸开阔,非但不责怪他,反而约他赴省城西安恳谈。省城之行,启发了陈显远对艺术的浓厚兴趣。南郑县政府知道这一情况后,于19539月将陈显远调往南郑县汉调桄桄剧团,担任编剧。

  陈显远在桄桄剧团工作的14年间,共创作、改编历史剧和现代剧130余部,其中,出版的有《帝王珠》、《宇宙锋》、《孟德献刀》、《放周谦》和《斩韩信》等18部,上演的有60多部。

  1966文革开始,陈显远成为为封资修抬轿子、吹喇叭的孝子贤孙,受到批判,编剧生涯停止。


  文史研究

  1973年以后,陈显远分别在汉中地区文物调查组、汉中地区文化馆、汉中地区文物事业管理委员会等单位工作,对汉中文物古迹开展调查。汉中境内丰富的文物遗存,深厚的文化内蕴,使陈显远眼界大开,兴味倍增,从此一头扎入这一广阔的文史天地,全身心地投入天汉文化研究中。198010月,陈显远退休,继续从事汉中地区文物古迹的调查研究。

  70年代以来,陈显远用钢笔抄写的汉中文史资料,16开本的通格稿纸,整整有80多本,约400多万字(还不是全部)。直到去世的前几月,他仍在查阅、搜集、抄写资料,研究、考虑,撰写文章。

  陈显远先后编纂出版《汉中地区名胜古迹》、《汉中碑石》《汉中史迹杂考》、《陕西分区简史——汉中地区》、《张良与留侯祠》等多部著作。还发表了800余篇历史研究文章,参加不少学术研究会议和活动,并协助地县进行地方志审稿。在汉中历史研究领域,其学术价值是空前的。

  他的文章著作以史实说话,引经据典,以证据服人。在汉中文史研究方面,他的成就和权威是有口皆碑的。他敢于在掌握充分证据的情况下,第一个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在众多的课题上皆取得重大突破。

  他在《汉族名称的由来与汉中有关系》、《汉中是历史上最早采用帝王年号为府名的地方》、《我国直隶制始创于汉中宁强》、《张鲁在汉中》、《洋县南宋劝农碑简介》、《安冢考》等文章中,均提出前人未曾提过的新的观点。

  20063月,陈显远逝世。

 

上一条: 老舍

下一条: 邬庆时

关闭

版权所有: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    zhongguoguoqing.cn    京ICP备08002157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