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国情网
柯俊
2018年01月11日 来源:科学网 
打印 文字大小:

柯俊(1917年6月23日—2017年8月8日),浙江黄岩人,材料物理学及科学技术史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金属物理、冶金史学科奠基人。 

 

1979年柯俊在野外调查

193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并获学士学位;1944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留学,师从英国第一代金属物理学家、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创始人D.汉森教授,1948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自然哲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贝茵体的切变机制》,首次提出钢中贝茵体转变的切变机制。柯俊婉拒了国外多家知名研究机构的邀请,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早在1980年,他即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 

1951年,柯俊首次发现了钢中贝茵体切变位移运动,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借助这一成果,柯俊利用我国富裕的钒硼资源,发展了高强度、高韧性贝茵体结构用钢。他还带领团队首次观察到钢中马氏体形成时基体的形变和对原子簇马氏体长大的阻碍作用。20世纪80年代,柯俊等人系统研究了铁镍合金中原子簇团导致蝶状马氏体的形成,发展了马氏体相变动力学,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由于他在阐释钢中无碳贝茵体形成的切变机制上做出的卓越贡献,《钢铁金相学》以他的姓氏将无碳贝茵体命名为“柯氏贝茵体”,柯俊本人则被国外同行称为Mr.Bain(“贝茵体先生”)。 

柯俊是我国金属物理专业奠基人、古代冶金现代实验方法开拓者和我国工程教育改革领航员。先后担任过英国伯明翰大学终身讲师、北京钢铁学院教授、物理化学系主任和副院长、北京科技大学校长顾问等职。20世纪50年代,他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参与创办了第一个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并且培养了大批理工结合的优秀专业人才;70年代后,他开始进行冶金史的研究,发展了定量冶金考古学。利用现代技术与仪器研究分析金属文物与冶金遗物,考察冶铸遗址,对中国五千年古代冶金进行了时间、地理、技术三维的综合分析与探讨,开创交叉学科研究的新领域。他建立了一支有奉献精神、高水平的冶金史研究队伍,使我国古代冶金史在国际的地位大为提高,为我国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柯俊多年来一直承担大量社会工作,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第二届评议组成员,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常委,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顾问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至第四届委员等职。他曾先后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全国新产品工艺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 

上一条: 楚图南

下一条: 黄炎培

关闭

版权所有: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    zhongguoguoqing.cn    京ICP备08002157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