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国情网
房玄龄
2018年08月24日 来源:山东省情网 
打印 文字大小:


房玄龄(579—648年),名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人。唐初著名政治家。太宗贞观年间十八学士之一,任宰相,为唐初“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作出过重要贡献。

玄龄自幼聪敏好学,博览经史,善写文章,年18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他不仅博学多才,且自幼便具有敏感的政治嗅觉,早在隋王朝尚在兴旺时期,就预见到隋灭亡的命运。

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李世民被派到渭北攻打隋军,这时正任隋隰城(今山西汾阳)尉的房玄龄,毅然脱离隋王朝,“杖策谒于军门”,(《旧唐书》本传,下引同),投奔了李世民。李世民一见到他,就像见到老相识一样,立即任命他为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并以他为谋主。“玄龄亦自以为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一心一意辅佐李世民。每次战役胜利以后,将领们都争抢珍玩宝物,唯独房玄龄只考虑怎样为秦府收揽文武人才。与房玄龄齐名的杜如晦,就是因为房玄龄的尽力保护,而留在李世民幕中,最后成为股肱之臣的。此外,他还注意搜集各地民情和亡隋的图籍文书,以备将来治国之用,这些都表现出房玄龄过人的谋略与远见。

炀帝大业十四年(618年)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封李世民为秦王,房玄龄被任命为秦王府记室(掌管文书的官),封临淄侯。随着国家的逐渐安定,最高统治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激烈起来,主要表现为皇位之争。身为李渊次子的李世民因战功显赫,加号“天策上将”,位于一切王公之上,这使太子李建成对李世民产生了极大的疑忌,认为李世民会威胁他的地位,便与齐王李元吉(世民四弟)联合,企图置李世民于死地。这样太子与秦王的直接冲突便不可避免了。

房玄龄在这场斗争中充当了重要谋士的角色。当李建成与李世民之间的关系激化后,房玄龄立即找到李世民的妻兄长孙无忌商量此事,建议李世民“遵周公之事,外宁华夏,内安宗社”,意即让李世民效法周公锄掉管、蔡来除掉李建成及其同党,这样才可外安华夏,内保唐王室的统治。这个想法与长孙无忌乃至李世民本人都一拍即合。房、长孙和杜如晦等成为推动李世民发动宫廷政变的重要人物。

太子李建成意识到房玄龄、杜如晦等是李世民的主要谋士,便在李渊面前竭力诽谤房、杜二人,将二人逐出秦府,企图孤立李世民。至此,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命长孙无忌与秦府名将尉迟敬德密召房玄龄、杜如晦回秦府,共商计策。626年6月4日,李世民率领秦府兵将在玄武门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这就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后不久,李渊便自动退位,让位给李世民,改元贞观,是为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房玄龄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行宰相之职。此后近20年,房玄龄一直连任相职。20年间,兢兢业业,不敢丝毫懈怠,他与另一个宰相杜如晦同心协力,共掌朝政。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善于决断,两人互相配合,同为良相,时人有“房谋杜断”之赞。

高祖武德年间,政府机构与官员的设置基本上是沿袭隋制,官僚队伍十分庞大,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不高,并且还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贞观元年(627年),太宗命房玄龄并省官员。并省的结果,中央文武官员由2千多人减为643人,做到“任官惟贤”、“量才授职”。此外,房玄龄还善于发挥别人的长处,“闻人有善,若已有之”。他用人不拘一格,从不求全责备,且不以出身贵贱为限,这一用人政策在当时是比较可取的,史称“贞观之盛,群材蚁附”,这自然与当时掌管用人大权的房玄龄任人唯贤有关。

高祖年间的法律,也是沿袭隋律。隋律在定罪量刑方面,尽管比前代有所缓和,但仍然很重。特别是隋炀帝统治时期,生杀任情,滥施刑罚。因此,唐太宗和房玄龄等都认为法律应该从宽。根据从宽的精神,房玄龄等定《唐律》500条,立刑名20等。与隋律比较,减去大辟(死刑)92条,减流刑为徒刑者71条,其余删繁就简,改重为轻者也很多。

房玄龄身在唐太宗左右,对唐太宗的错误敢于当面提出意见,做到知无不言,尽心竭力。自太宗贞观十六年(642年)开始,到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太宗对高丽进行了多年的战争,已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但他仍打算再次出征。这时重病缠身的房玄龄,书写谏表,上呈太宗。他对儿子们说:“当今天下安静,各得其所。唯东讨高丽,将要成为国家大患。吾知而不言,会衔恨入土,死不瞑目的”。此表写的十分诚挚恳切,使太宗十分感动,叹息到:“此人危惙如此,尚能忧我国家”。

房玄龄对“贞观之治”还有一项较大贡献就是主持了对经籍图书的搜集整理,主持了《晋书》以下至隋的六朝史的编写。还主持了唐朝国史的编纂。

房玄龄忠心耿耿,受到当时君臣上下的一致推重。唐太宗对他的评价是:“才兼藻翰,思入机神,当官励节,奉上忘身”。与魏征同时号为谏臣的王珪,曾在唐太宗面前将自己与房玄龄比较,认为“孜孜为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这是对房玄龄做为政治家生涯的恰当评价。房玄龄墓今存,在今陕西礼泉县。

上一条: 秦琼

下一条: 黄巢

关闭

版权所有: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    zhongguoguoqing.cn    京ICP备08002157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