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国情网
冯骥才:有责任的人生是有分量的
2018年09月11日 来源:央广网 
打印 文字大小:

原标题:[先生]冯骥才:有责任的人生是有分量的


编者按:先生,不仅是一种称谓,更蕴含着敬意与传承。可堪先生之名者,不仅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更有着温润深厚的德性、豁达包容的情怀,任风吹雨打,仍固守信念。在市场强势奔袭的时代,先生们还需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为后生晚辈持起读书、做人的一盏灯。

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先生》第三季,向以德性滋养风气的大师致敬、为他们的成就与修为留痕。今天推出第一篇:《冯骥才:有责任的人生是有分量的》。

冯骥才肖像图。(中国之声编辑 孔颖 绘)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冯骥才,1942年出生于天津,当代著名作家、画家、民间文化艺术保护者。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散文、小说和绘画作品,《珍珠鸟》等多篇文章入选中小学、大学课本。2001年起,冯骥才以木版年画入手,走上了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之路。十多年来,他带领团队走遍山山水水、乡野小径,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规模、全方位的田野普查、挖掘与记录。

冯骥才:从文学到文化,实际没有离开这代知识分子身上的两个字——责任,我觉得有责任的人生是有分量的。

小学课文《挑山工》插图。(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供图)


“一手撑着滚烫的酷暑,一手写下许多文字。”冯骥才先生在作品《苦夏》中说,夏季是他写作的高产季。《珍珠鸟》《挑山工》……那些他在“苦夏”时写出的作品,入选了中小学语文课本,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从幼年走向了青年。

在他所热爱的夏季里,记者见到了76岁却依然睿智、健谈、风趣的冯先生,交谈中方知,原来他自小的志向是绘画,并非写作。他说:“实际上绘画也和喜欢文学有关,比如我喜欢诗,诗特别启发对绘画的想象,所以它和绘画也有关系。”

热爱艺术,却赶上文革,成了工人、教师、推销员。冯骥才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坚守着心中的梦想,默默地记录与创作。改革开放后,文学迎来复兴,1978年,他的第一部作品《义和拳》正式出版。在那个普通人月工资不到30元的年代,冯骥才领到了3300元的巨额稿费,并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拿到稿费的中国作家。但在他看来,写作绝不仅是为了谋生,更是使命。他表示,作家背负的使命是帮助人们去认识生活,人们在改革开放初期很需要和别人一起讨论,那时作家是最受人关注的职业。

冯骥才手稿。(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供图)


怀揣着对文学的激情,八十年代,冯骥才写出了《神鞭》《三寸金莲》《一百个人的十年》等一系列的小说、随笔、散文,这些关注普通小人物命运的作品一经发表就引起了轰动。

冯骥才在美国爱荷华写作中心创作《三寸金莲》关键一稿。(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供图)


冯骥才说:“有些读者的来信,你打开时,得用点劲。因为读者给你写信的时候,通常很激动,是流着泪写的。等干了以后,纸自然轻轻地粘在一起,所以揭开的时候,有一种沙沙的声音。我现在还能想象那种声音,因为听这种声音的时候特别感动,你和读者是心连心的。因为这样的一个关系,作家身上也更具有责任。”

八十年代冯骥才每一篇作品出来,都会收到数百上千封读者来信。(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供图)


但没想到的是,正是这“责任”二字,让他与热爱的文学渐行渐远。1991年12月,诗人柳亚子创办的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在周庄的旧址——迷楼面临拆除。从没卖过自己画的冯骥才,当即决定卖画保护迷楼。他说:“时代转变太快,城市要发展,当拆除历史建筑时,一些好的、有价值的要保留住,这是遗产,蕴含大量的优秀文化。所以我们需要提醒人们重视。”

杨柳青画乡宫庄子要拆除,冯骥才赶去做“临终抢救”,挖掘每一个有价值的细节。(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供图)


就这样,冯骥才义无反顾地从文学创作转身,投入到中国民间文化保护的工作中。2001年,他开始担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随即提出,要对民间文学、美术、歌舞、手艺以及古村落等进行全方位梳理,并用文字、图片、影像等方式进行记录和归档,进而推动保护。但是冯骥才手中既没有钱,也没有人,理想与现实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

冯骥才坦言:“没想到那么困难。因为一开始做的时候,只是出于情感。我当时拿到的经费是30万元,却要对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所有民间文化做一个地毯式的、盘清家底的普查和整理。30万的经费如何做全国性的工作?”

冯骥才在窑洼炮台附近发现一块有重要历史信息的古碑。(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供图)


没钱,赤手空拳的冯骥才又拿出了他的老办法:卖画。每次卖完一屋的作品,他都要跟画作合张影,关上门,一个人静静地跟它们呆一呆。那种不舍,只有他自己知道。

民居木雕调查。(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供图)


缺人,冯骥才就身体力行,“把书桌搬到田野上”,亲自带领专家组奔波在田间地头。他所带过的30多名天津大学研究生,有不少也是田野调查中的主力。冯骥才的学生王坤说,冯先生从来不让他们在象牙塔里坐而论道,而是要培养视野、操作力和对社会、文化的责任。尽管举步维艰,但在调查现场,年龄最大的冯先生总是冲锋陷阵的第一人。王坤回忆道:“比如2003年,冯先生做河北武强的年画抢救,当时遇上大雨,车根本就开不进去,他趟着雨进去,脚上套着塑胶袋,就站在文化抢救的第一线。”

冯骥才在河南文化普查中也曾发现一个古老的画乡——滑县。入村这天正赶上冷雨浇头,深一脚浅一脚地进村。(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供图)


将近十年,冯骥才一直在和时间赛跑,直到2012年,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才算基本完成,给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了一批宝贵的文化财富。3000多个日夜的奔走呼吁,保护了民族文化,却丢失了自己的写作梦想。问他遗憾吗?冯先生却说,其实理想一直都在。一个真正的作家对这片土地的人民、国家、民族会有一种情怀,情怀是比情感更大的一种存在。如爱情一般,若爱它,就认为它的任何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李欣 陈庆滨)

冯骥才说:“传承人于我如亲人”。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供图)


【记者手记】

我是记者李欣。身高1.92米的冯骥才被称为当代知名作家里“海拔”最高的人,也因为如此,他的朋友们爱喊他“大冯”。当76岁高龄的他,腰板笔直、风风火火地出现在我面前时,我庆幸,他还没有出现“老冯”的模样。

非遗、古村落、写书、作画……现在冯先生每天的时间依然被各种工作填满,他说,工作的强度让他感觉身在中年,但人的一生如同四季,不知不觉就会进入下一个季节,年龄已经在提醒自己老了。我问,当代著名作家、画家、全国政协委员……这些闪亮的头衔,到底哪个最重要?冯先生说,老年人最重要的是要活得明白。如果只保留一个头衔,他希望是朴素的作家,是能够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迎着我追究的目光,他笑了,认真补充道,这是一个70多岁老人的愿望,没有任何虚假。

上一条: 戴泽:艺术是自由的要表达真实

下一条: 莫言:在世界文学中融入中国故事

关闭

版权所有: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    zhongguoguoqing.cn    京ICP备08002157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0号